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让我把话说完2-《阳间借命人》


    第(2/3)页

    古时候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一句道破了科举的难度之大。

    而且,清代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越有才情的人,越不容易考中,反倒越是读死书的人,还越有可能中举。

    清代的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都是才华横溢,才情斐然,可他们又都没有中举。

    不是他们才情不到,而是他们不读死书。

    清代科举,需要的就是四书五经,其他诗词歌赋都是被视为小道。

    那时候,有个笑话,说是几个进士坐在一起闲聊,有人提到了苏东坡,其中一人反问道:“苏东坡是哪年的进士?”

    这在清代是笑话,同时也不是笑话。那时候,不知道苏东坡的读书人确实存在,因为他们考试不需要啊!学会写八股文就行了,没必要知道谁是苏东坡,谁是李白。

    那个红衣女人的话,至少给夏梦萦透露了这样的几个信息。

    她的丈夫孔千,虽有才华,但是既不是家中嫡子,又不没中功名,地位必然不高。

    甚至,因为喜好广泛,还可能被孔家视为不务正业,如果在给他加上一个交友广阔,那孔千在那些封建家长的眼里就是妥妥的浪荡子。

    不过,这个设定一定会博取夏梦萦的好感!

    孔千的人设,跟曹雪芹,吴敬梓等人经历太像了。

    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传世之作,但也留下了难平之意。

    果然,红衣女人继续说道:“我丈夫因为交友广阔,为人又有几分侠肝义胆。就在朋友的引荐下当起了状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