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道歉 她脸不红心不跳:“大表哥,我不……-《表哥今天也最偏爱我》


    第(1/3)页

    清风拂面,  鸟语花香,本是人间好时节。

    但此时坐在树下的林薇正因望见舒瑾和卫灵儿走在一处的那一幕无比沮丧。

    想到那天赏花宴上发生的事可能已经传到舒瑾耳中,她愈难受不已。

    在舒瑾眼里,  她定然变成一个无理取闹之人。

    林薇自顾自感伤,完全没有留意她的二哥林盛不见了。

    待她注意到林盛不在附近时,  问大丫鬟,得知林盛独自过去了同舒瑾打招呼,  她慌慌中让丫鬟扶着她站起身。

    舒家众人在何处落脚,  林薇是留心了的。

    她站在树下,  翘首往舒瑾的方向张望过半晌,  望见自己二哥已经往回走。

    林薇用力咬了下嘴唇。

    等到自己二哥快要走回来了,她提裙快步迎上去。

    欲开口,却发现林盛的脸色不对。

    林薇心头微沉:“二哥,  怎么了?你不是去和舒大公子打招呼去了吗?”

    林盛落荒而逃之后,  头脑空白,只顾着埋头往回走。直到此刻听见自己五妹的声音,他似猛然回过神,停下脚步,抬了眼,一双眼睛盯住林薇,眼底满含失望。

    林薇被他看得一颗心惴惴:“二哥为何这样看着我?”

    “五妹,  二哥对你很失望。”

    林盛拧了眉,深吸一气,  说,  “这一次的事,我可不计较,但你当知道,  那样实在丢人。”

    什么这样那样的?

    林薇没听明白自己二哥的话,也皱眉:“二哥在说什么?”

    林盛又看一眼林薇,想到那样在舒家人面前出丑,沉沉的一张脸走回他们落脚的地方去坐下了。

    林薇蹙眉站在原地望着林盛的背影几息时间,才抬脚跟上。

    灌下两杯冷茶,林盛情绪稍有缓和。

    林薇亦想到二哥去见过舒瑾回来便这个样子,且说她丢人,指不定是……

    “是舒大公子和二哥说了什么吗?”

    在案几旁跪坐下来,林薇观察着林盛脸上的表情,佯作不满,“好端端的二哥为何说我丢人?”

    “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即便是我丢人,二哥半个字不肯多说,我又如何晓得二哥心中所想?”

    林盛原本体谅林薇那日伤心难过,克制着不在她面前重提那些。

    可听她这样的话,心觉不说是不行。

    命丫鬟小厮们退远一些,待旁人听不见他们说话,林盛方才压低声音开口:“五妹妹可记得上个月沛国公府的那一场赏花宴?彼时当真如五妹妹所说,是卫家的小娘子黑心设计你,令你输了投壶,在那么多小娘子面前丢脸吗?”

    林盛语气里不由自主带上两分诘问之意。

    落在林薇耳中,无疑是兴师问罪,尤其她的二哥才见过舒家人回来。

    几句质问令林薇感到难堪,一张脸“唰”地一下红了。

    是谁和他说那些事的?难道是舒瑾?

    想到这样一种可能性,林薇咬唇,眸光晶莹:“二哥是听信何人胡说?”

    林盛见妹妹不认,更生恼:“胡说?当真是胡说吗?”

    “若非我相信你那时说过的话,我如何会跑去为你出头,乃至在舒家大公子面前丢了那么大一个人!舒家的二小姐和三小姐都说是你无礼在先,难道她们有必要胡编乱造?或是你想与她们对峙?”

    林薇被林盛说得愣住。

    随即,她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二哥:“二哥跑去了为我出头?”

    林盛眸光一凛,语声微沉:“我见你郁郁寡欢,因那卫家小娘子在,甚至不敢去和舒家的大公子和两位小娘子打招呼,便想去为你讨个公道说法。”

    谁知道被自己的妹妹骗得好狠。

    “卫家小娘子说是冯家的四小姐提议让你们比试投壶,为何你不曾说?还有,虽然那卫家小娘子门第不高,但你怎能因此而言语挖苦?这般做派,何来贵女风度?我见她淑雅娴静,性子温和,应不会是难相处的人。何况她是父母遇难,才不得不来投奔自己姨父姨母的!我这一次真在舒家大公子面前丢脸丢得狠了……”

    林盛不停数落着林薇,林薇却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想到此时的舒瑾可能如何看待她,她挺直的背脊垮下来,神色落寞。

    林盛说得半天,见林薇在发呆,不由恼道:“五妹你在听吗?”

    林薇垂下眼,没有应声,只觉得欲哭无泪,欲恼无言。

    ……

    林盛离开之后不久,眼瞧空地上人少了些,卫灵儿便带着卫昭去放风筝。舒静怡想邀请舒瑾一起去骑马,但舒瑾以身体不适为由拒了,让舒静怡和舒静柔去玩,她们两姐妹遗憾中相携去而去。

    舒瑾独自留在桃树下。

    他慵懒坐于案几旁,修长的手指,指节分明,闲闲执白釉杯盏,阵阵清风吹拂而过,吹得他身上一袭宽大衣袍衣袂飘飘。如是郎君,本便面如冠玉,朗目疏眉,这一幕落在旁人眼中,越认为舒家大公子若清风朗月,乃天人之姿。

    然而舒瑾能得那么多世家公子哥儿的拥簇自不会是因为他生得好看。

    也不会单纯因他的国公府世子身份。

    实际上,他年少时便因写得一篇篇炳炳烺烺的文章而才名在外,邺京皆知舒家大公子文采斐然。

    何况其又师从明镜门的主官徐阔,武艺高强。

    舒瑾这些年虽然在邺京沉寂了下去,但无人轻视于他,不提今上似乎对他颇为青睐。外人眼瞧皇帝陛下欲他入明镜门,被拒却不恼,连今上都是如此态度,有脑子的当然也就只盼着与他交好。

    可惜“天人”此时一门心思忙于观摩卫灵儿和卫昭放风筝。

    小马风筝高高飞上天,与四周的“孔雀”、“燕子”、“蝴蝶”之类的风筝相比可谓独具一格。

    舒瑾也不知她为何挑了这么个风筝给“卫枣儿”。

    难道是因为今天新得的那两匹马?

    不过,舒瑾觉得卫灵儿确实一直都有意不把“卫枣儿”培养成世人眼中的大家闺秀。他从程夫子口中了解到,“卫枣儿”去学堂上课,课上总是十分认真,布置的背书、练字等课业,也常常要比一同上课的少爷们都完成得更好。

    除去“卫枣儿”勤奋好学,与卫灵儿的督促定是分不开的。

    卫灵儿也费尽心思让“卫枣儿”习武。

    不是随便学些拳脚功夫,而是盼着“卫枣儿”武艺高强。

    所以在他养伤期间,也一日不歇让“卫枣儿”按他教过的那些自己练习。

    和“卫枣儿”年龄相当的孩童里,如她的只怕没有几个。

    但并非不能理解。

    她们一对姐妹,无依无靠,又不能事事指望姨母,唯有自己努力立起来。

    一时又想,卫灵儿的父母大约也从不曾非要她是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因而她才能有那般坚韧的性子,能抗得住那么多事情。

    舒瑾想着这些,不紧不慢端起茶杯。

    白釉茶杯递至唇边,一口热茶下肚,听见一道怯怯弱弱的声音,喊他:“舒、舒公子……”

    舒瑾抬眸,一名小娘子正站在他面前不远处。

    位置挑得极好,恰把本在他视线中的卫灵儿和卫昭挡住了。

    “有事?”

    舒瑾搁下手中的茶杯,淡淡问。

    林薇逆光而立,有一些看不清舒瑾脸上的表情,她也不敢仔细去看。

    光是要站到舒瑾面前,她便觉得被什么抽光身上力气。

    可不来解释怎么办呢?

    舒瑾已经知道赏花宴上发生的事了,又或者卫灵儿早便告诉他。

    总之,他目下大概很看不上她。

    她不愿意被他那样看。

    林薇暗自咬唇,鼓足勇气开口:“我想道个歉。”

    “那一日在沛国公府的赏花宴,我确实有不对之处,但我并非有意,望舒公子见谅。”
    第(1/3)页